大阪(おおさか)
罗马名:Osaka
释义
①府名。
大阪府在日本本州中西部。
一级行政区。
西南邻大阪湾。
面积1,867平方公里。
人口870.6万(1990)。
包括31市,13町、村。
首府大阪市。
北、东、南三面为山地所围绕,北、东部海拔500—600米,南部较高,最高点岩涌山898米。
中为大阪平原。
淀川、大和川及其支流流贯。
气候温暖,年平均气温15℃。
年降水量1,300—1,800毫米,霜雪较少。
旧河内、和泉两国和摄津国的东半部。
古日本交通、商业要地,多史迹。
西日本的经济中枢,经济地位仅次于东京都。
轻重工业综合发展,以机械、电机、化学、钢铁、金属加工、食品、纺织等工业为主。
大阪市、堺、泉北临海工业地带为核心区。
耕地大部为水田,城郊蔬菜、花卉、果树园艺业与乳牛、猪、鸡等饲养业发达。
水陆空运输繁忙。
大阪国际机场(在伊丹,属兵库县(ひょうごけん))为大阪、神户(こうべ)空中门户。
②日本重要港市。
大阪府首府。
与东京(とうきょう)(区部)同为全国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在本州西南部大阪湾东北岸。
人口254.1万(1986),仅次于东京(区部),为日本第二大城。
面积212平方公里。
由26个区组成。
古称浪速、难波,后名大坂。
明治初改作大阪。
古代曾为中日交通要冲。
1583年筑城后商业繁荣。
1868年开港,1874年铁路通达。
运河网发达,号称“水都”。
1889年设市后工业迅速发展。
阪神工业地带的核心。
工业生产规模仅次于东京(区部)。
轻重工业综合发展,化学、机械、钢铁、金属加工、出版、印刷、电机最为重要。
西部临海地域为重化工业集中区。
海陆空交通枢纽。
出口钢铁、录像机、机械、金属制品等。
进口工业原料、矿产品等。
西日本文化中心,有国立大阪大学等高等学校多所和大阪城、四天王寺(593年建)等古迹。
周围多卫星城市,相互毗连,为东海道城市地带的一环。